“那个青涩的少年,在岁月里那么孤单。忽然跳下老秋千,忽明忽暗的走远”
“把你的故事对我讲,就让我笑出泪光。是不是生活太艰难,还是活色生香”
“变换的世界有多美,纯真的年代像流水”
我们知道,被理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。
比如前面的林深或者宫中文接住了你的长传,比如你在车里随口唱出的歌曲有人能说出名字,比如你常常对着夜空发呆的地方有人也在,比如你写的文章有人愿意看。
我也知道,被理解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。
比如你长传还算准但是你很少有球踢,比如你哼出的女儿情,微山湖之歌和那些花儿没人听过,比如你常常对夜空发呆的地方总是一个人,比如你写的文章看得人不多。
对我而言,奢侈的像一台哈苏相机,像一支万宝龙的纪念款钢笔,像一柄龙泉的汉环首刀。
然而对于其他人而言,似乎普通的像一杯可乐,随时买来,随时喝完。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如此容易被理解,还是他们仅满足于和别人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天,不需要别人知道很多。
六年前的暑假,在欧洲,我第一次摁快门。是个索尼的卡片机,香槟色的金属机身,镜头缓缓的伸出来,我看见那个女孩冲我微微地笑着。
上学之后换了一台竖立手持的小摄像机,每次把显示屏翻开时都觉得酷酷的。漆是亮黑色的,总能反射礼堂里不算明亮的灯。想要照相的话总得摁住拍摄键很久,因为这个不太好用的功能我不知道错过了多少回眸的瞬间。
半年之后的寒假我拿到了第一台单反,EOS60D。他不会反射礼堂的光,也不会缓缓的伸出个镜头,再也没有人对我那样的笑了。第一次去秦岭夏令营他没有给我一张足够好的相片,让我在结营的视频上自豪一下。
一年之后我拿到了一支百微,照片终于被放在了结营视频上,虽然只有10秒左右,但是我开心了很久很久。
60D陪了我很久,他旧得很好看。但是后来很少有人看我的照片。我走到一个地方,我思索良久,我在风中站立几时拍一些照片,我发到微信上脸书上,寥寥无几的赞和评论。后来我习惯了这种生活模式。大学申请文书写了5篇摄影,都没有录取。我知道,拍照片厉害的人数不胜数,我又算老几。
而今天我很开心。
我为摄影课拍了三张人像,一张自己,表达孤单;一张朋友,表达怀念,一张陌生人;表达向往。
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课上讨论时三张的含义竟然全部被看懂,他们说我照的很好。
我是真的很开心,除了痞比之外第一次有人这么仔细的看我的照片。
如果有一天我老去,像一张多年之前的旧报纸,残破不堪,我希望我曾在我最青春的岁月里留下一张真正好的照片。它见证我的心情,它被别人理解,它在昏黄的时光里惊艳,温暖每一个看到的人。
真是个奢侈的梦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