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萍,又称:青萍、田萍、浮萍草、水浮萍、水萍草,是浮萍科水面浮生植物。
叶状体对称,表面绿色,背面浅黄色或绿白色或常为紫色,全缘,具3根不明显叶脉;背面垂生白色丝状根1条;叶状体背面具囊,新叶状体于囊内形成浮出,以短柄与母体相连,随后脱落;雌花具胚珠1枚;果实近陀螺状;种子具凸出的胚乳并具纵肋。
生于水田、池沼或其它静水水域,常与紫萍混生,形成密布水面的飘浮群落,由于本种繁殖快,有如李时珍所云:“一叶经宿即生数叶”,通常在群落中占绝对优势。
全草可作家畜和家禽的饲料。以带根全草入药,性寒,味辛,功能发汗透疹、清热利水,主治表邪发热、麻疹、水肿等症。
浮萍篇
魏晋-曹植
浮萍寄清水。随风东西流。
结发辞严亲。来为君子仇。
恪勤在朝夕。无端获罪尤。
在昔蒙恩惠。和乐如瑟琴。
何意今摧颓。旷若商与参。
茱萸自有芳。不若桂与兰。
新人虽可爱。无若故所欢。
行云有返期。君恩傥中还。
慊慊仰天叹。愁心将何愬。
日月不恒处。人生忽若寓。
悲风来入怀。泪下如垂露。
发箧造裳衣。裁缝纨与素。
《浮萍篇》是魏晋时期文学家曹植的代表作之一。此诗属相和歌辞,清调曲。开篇两句,诗人以浮萍起兴,比喻荏弱女子,她必须依附在水中才能够生活(这里的水比喻男子和丈夫)。尽管如此,浮萍的命运还是飘忽不定的,只能“随风东西流”,任人摆布,孤立无助。
青青水中蒲其二
唐-韩愈
青青水中蒲,长在水中居。寄语浮萍草,相随我不如。
诗人以不同方式作反复回环的表现。开始两句诗是比,以蒲草“长在水中居”象征女主人公长在家中居住,不能相随夫君而行。又用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水漂流的浮萍来反衬,言蒲不如浮萍之能相随。所以,思妇寄语浮萍,无限感慨。
池上
唐-白居易
小娃撑小艇,偷采白莲回。
不解藏踪迹,浮萍一道开。
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,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,勾画出一幅采莲图。莲花盛开的夏日里,天真活泼的儿童,撑着一条小船,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。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,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,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,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,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,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。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、可亲,整首诗如同大白话,富有韵味。
齐安郡后池绝句
唐-杜牧
菱透浮萍绿锦池,夏莺千啭弄蔷薇。尽日无人看微雨,鸳鸯相对浴红衣。
这是一首画面优美、引人入胜的小诗。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:一座幽静无人的园林,在蒙蒙丝雨的笼罩下,有露出水面的菱叶、铺满池中的浮萍,有穿叶弄花的鸣莺、花枝离披的蔷薇,还有双双相对的浴水鸳鸯。诗人把这些生机盎然、杂呈眼底的景物,加以剪裁,组合成诗,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清幽而妍丽的画图。诗的首句“菱透浮萍绿锦池”和末句“鸳鸯相对浴红衣”,描画的都是池面景,点明题中的“后池”。次句“夏莺千啭弄蔷薇”,描画的是岸边景。这是池面景的陪衬,而从这幅池塘夏色图的布局来看,又是必不可少的。至于第三句“尽日无人看微雨”,虽然淡淡写来,却是极为关键的一句,它为整幅画染上一层幽寂、迷朦的色彩。句中的“看”字,则暗暗托出观景之人。四句诗安排得错落有致,而又融会为一个整体,具有悦目赏心的美感。
咏盆池
唐-姚合
浮萍重叠水团圆,客绕千遭屐齿痕。莫惊池里寻常满,一井清泉是上源。
木兰后池三咏·浮萍
唐-皮日休
嫩似金脂飏似烟,多情浑欲拥红莲。明朝拟附南风信,寄与湘妃作翠钿。
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·浮萍
唐-陆龟蒙
晚来风约半池明,重叠侵沙绿罽成。不用临池更相笑,最无根蒂是浮名。
减字木兰花·年来方寸
宋-欧阳修
年来方寸。十日幽欢千日恨。未会此情。白尽人头可得平。
区区堪比。水趁浮萍风趁水。
试望瑶京。芳草随人上古城。
浮萍篇
宋-曹勋
昔作章台柳,今为清水萍。寄托一失所,谁分渭五泾。
王孙事游冶,兰麝徒芳馨。
清晨夭桃花,灼灼鲜且荣。
随风易零落,不及粪上英。
萍生八九子,滋育常盈盈。
芙蓉饰高盖,文藻疏繁缨。
宁复事攀折,中心无不平。
青玉案·浮萍不碍鱼行路
宋-王质
浮萍不碍鱼行路。细数鱼来去。静倚溪阴深觅句。碧鲜清润,影摇香度。
易觉阑干暮。凫雏深傍苹根住。
浴罢红衣褪残缕。一寸江湖无可付。
渚兰汀草,卧烟敧雨。荒了垂纶处。
蝶恋花·急水浮萍风里絮
宋-吴礼之
急水浮萍风里絮。恰似人情,恩爱无凭据。
去便不来来便去。到头毕竟成轻负。
帘卷春山朝又暮。莺燕空忙,不念花无主。
心事万千谁与诉。断云零雨知何处。
浣溪沙·语燕鸣鸠白昼长
明-刘基
语燕鸣鸠白昼长,黄蜂紫蝶草花香。苍江依旧绕斜阳。
泛水浮萍随处满,舞风轻絮霎时狂。
清和院宇麦秋凉。
燕语鸠鸣,蜂蝶带香,江绕夕阳,水满浮萍,轻絮舞风,一派初夏时的自然风光。末句点出麦熟,使人联想起收获的欢娱。
浮萍
明-刘师邵
乍因轻浪叠晴沙,又趁回风拥钓槎。莫怪狂踪易飘泊,前身不合是杨花。
清平乐·咏雨
清-王夫之
归禽响暝,隔断南枝径。
不管垂杨珠泪进,滴碎荷声千顷。
随波赚杀鱼儿,浮萍乍满清池。
谁信碧云深处,夕阳仍在天涯?
作者假借咏雨来抚世伤心的热泪,假写池中鱼儿,骂尽天下随波逐流浮沉之辈。
中国好诗词,风雅颂古今!
请关注@中国好诗词,微信号:qq27415827